日期:2023-01-08作者:网友整理人气:
佛教微博经典:智慧的人,凡事都会往好处想,人生有两个至境:一个是知道,一个是知足。知道,让人活得明白;知足,让人活得平。醉心于名利,便会被名利所缚;太在乎褒贬毁誉,必会患得患失。欲望越多,束缚越多;欲望越少,自由越多。
生活的成分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,生活的味道也是不受人的喜好控制的。不论我们怎样努力,所能控制的都只是生活的很小一个部分。人与人之间幸福与否的原因并不是在于生活给予了什么,给予了多长,而是在于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,对待味道的态度。喜欢上生活的味道,人便是幸福的。
世上人性本来清净,万事万物都在自性中产生。假如思量一切恶事,就 会作恶;假如思量一切善事,就会行善。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。假如执 着于外界事物,虚妄之念像浮云覆盖,自性便不能明净。
假如你种下一个念头,你收获一个行为。假如你种下一个行为,你收获一个习惯。假如你种下一个习惯,你收获一个性格。而假如你种下一个性格,你收获一个命运。种下善念,一定会收获幸福的命运;种下恶念,一定会收获痛苦的命运。种下善念,还是种下恶念,取决于你自己。
自认怀才不遇的人,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;愤世嫉俗的人,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;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,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,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,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得意,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。要长立于天地之间,就要懂得低头。
哲人说: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。伟人说:要么你去驾驭生命,要么是生命驾驭你。艺术家说: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,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;你不能改变天气,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。佛说:物随心转,境由心造。幸福由心而生。
品一盏茶,洗去尘埃,洗去沧桑,洗去虚情假意。然后,在一盏禅茶时间里,获得坦然,获得清淡,获得宁静。我等你,与我共续一场遗留在前世的禅茶之约。你若来,我定与你听雨品茗,笑谈浮生沧桑,风月年华。
生活是前行中的现实,现实是变幻后的魔方,总在定型之时才露出庐山真相,总会或左或右偏离我们曾经的臆想。人生的魅力,不在于天天都沉浸于美好,踱步于艳阳,而在于前方总会有意外和惊喜,让我们满怀希望,不知倦怠地走。
要能“观安闲”。观世音又名观安闲。说到观照一切事情安闲不安闲,有的人虽然很有钱,但是却生活得不安闲;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安闲,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安闲;在人多的地方不安闲,遭遇不舒畅的事情更不安闲。
自说自话,应该成为微博交流的基本规则。自说自话就是只表达自己的观点,不攻击别人的观点,更不采取污辱、谩骂等语言进行人格和人身攻击。自说自话是外交领域,特殊是联合国开会的基本原则。按此规则,可以净化网络,提高交流质量,提高文明水平。
最怕排斥,但是也有不排斥的器官。等于有的人好听谗言,但也有的人不好听谗言。好听有好听的因果,不好听有不好听的缘由,所以吸收与排斥,各自有其因果关系,不一定要处处相同。
不要暗淡你生命的光辉。我们所有的勤奋和努力,都是为了人类生命更好地存在,为了人类的和平进步。信奉是和平的种子,所谓菩萨,就是那些为了所有生命的幸福而奉献自己光线的人。
假如老天善待你,给了你优越的生活,请不要收敛自己的斗志;假如老天对你百般设障,更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奋斗的勇气。当你想要放弃,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、起得比你早、跑得比你卖力、天赋还比你高的人,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远望的远方。
生活就是修行的过程,修行,修的就是这颗心,心调柔了,一切就完美了,心清净了,周围无一不是菩萨。一念苦,一念乐,一念得,一念失,不要胡思乱想,一念放下,万般安闲,没有谁能主宰你的情绪,要做自己的主人,做个聪明的主人,宽厚、仁爱、快乐、无忧。
一个人假如沉浸在伤感里,再多的美好来临,也很难让幸福在心底里绽放。面对生活的种种伤害,我们需要做的是,让过去的坑快点填平,时时挂念的还是如何让自己多一些快乐,能单纯的与伤感挥手道别,就不要纠结着,否则,幸福会被拒之门外。
做人当有温,温非天上来。古人云:“劳者温之,损者温之。”“温之”就是补养,补养不仅在物质上,更在精神上。没有精神的钙质,人身上的钙质也难有热量发出,更难有暖风习习,吹得百花竞芳菲,以至“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”。
即使是大地和天空中的太阳、月亮都不可能永远存在,万事万物,没有常驻性,事事无常,人置身于宇宙中,就像沧海中的一粟,真的很渺小,能力也有限,对很多事情无可奈何,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。
有情并不是罪过,对于凡俗的常人来说更是如此。但是人们假如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时不知克制,不知拣择,而是奢求
移民是消极、逃避的行为,假如把移民的心思,转而运用于积极改善目前的社会环境——人人发挥菩萨精神,将国家当作一个大家庭,以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来关心、整理和照顾;如此,何愁国家、社会生活品质不能提升?
面对“闲事”,不该你管,不管就是了。该你管的时候“有条依条,无条攀例”,按照规矩去做就是了。管“闲事”时只要秉着“感恩、包容、
一个人只要不庸庸碌碌,能够活出自己的价值,能够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,即便他的外表、地位再平凡,从佛的角度来看,他也是一个合格的人,一个具备了佛性与佛心的人。
世人身体上的重担、心灵上的压力,何止手上的两个“花瓶”呢?我们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增加负重,使前进的步履变得越来越沉重。这些重担与压力,使人活得十分辛劳。因此,在纷繁的社会中,学会“放下”才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,只有放舍了尘根,我们才能像风筝一样,清闲安闲。
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,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。学会知足,才能在当今社会执着地追求人生目标;学会知足,才能用超然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;
时光老了,人心淡了;计较少了,快乐多了;压力少了,轻松多了;抱怨少了,舒心多了。自卑少了,自信多了;攀比少了,安闲多了;复杂少了,简朴多了。心里放不下,自然成了负担,负担越多,人生越不快乐。计较的心犹如口袋,宽容的心如同漏斗。复杂的心爱计较,简朴的心易快乐。
一生如烟花,不可能永远悬挂天际;只要曾经绚烂过,便不枉此生。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。话语本身不伤人,除非,说这话的人对你而言很重要。生活有进有退,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。人生最值得兴奋的事:父母健在、知己两盗不走的爱人。其他都是假象,别太计较。
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。而,温暖的家庭并不在于财产的富裕,家族的高贵与社会的地位,而在于奉献爱心,相互包容与彼此关怀。么样的人会痛苦?忽略拥有,而追逐欲望的人,会经常痛苦。么样的人会快乐?珍惜拥有,而少欲知足的人,会经常快乐。
落日是永恒,是生必然走向灭的象征,能洞察生灭现象者,才是有聪明的人。日出与日落皆是天地运行的一种规律,正如荣与枯都是生命固有的一种状态,本就无须以人心的悲喜来评价。荣也好,枯也罢,都是无心、随缘的结果,都包含着生命自由而纯粹的喜悦。
佛问人什么叫做“和谐”,人答道“和谐”就是两个人对事物都有相 同的熟悉,能够共进退,比较默契。佛笑了,说道“和谐”是两个不同的 人在相处中的互补和相安,而那个“相同”不叫“和谐”。人们每时每刻 都关注着世间万物,然而又有多长人真正懂得与其保持“和谐”呢。
许多人想行云流水过此一生,却总是风波四起,劲浪不止;平和之人,纵是经历沧海桑田也会安然无恙;敏感之人,遭遇一点风声也会千疮百孔。命运给每个人同等的安排,而选择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,酿造自己的情感,则在于自己的心性。
生活在天地之间,若只是随波逐流,让身躯随着时间而生老病死,这是没有意义的人生。所以,我们应配合社会环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贤的引导,好好探究人生意义何在及“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”的问题。
为什么每当人们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,逃避都是第一选择?为什么不试 着换一个角度,以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、去解决问题呢?这就是因为我们太 拘泥于各种各样的形式当中。
处于逆境的时候,要懂得善待自己。要记住:假如这个世界没人疼惜你,你要疼惜自己,没有人看得上你,你要看得上自己。是的,若能懂得始终对自己好,生命就永远没有失败。善待自己,就是要学会宽恕,不在过去的错误中纠缠;就是要学会退一步,不在不能得的欲望中挣扎。
因此,“曾参杀人”、“三人成虎”,虽然谎言只要多说几次,也会变成真理。不过,“谎言”穿了“真实”的衣服,虽然能蒙蔽世人的眼睛于一时,但是衣服终究会破旧、毁坏,总有被人看穿“真相”的一日;“真实”虽然一时不能为人所接受,但久而久之,他内在的性能还是为人所欣赏。
许久不联系的人,不用再联系。各自辛劳,各自生活,也再无交集,该停留在过去的,就让它停留在过去。假如有缘,会再见。若无缘,不如不见。就是这样……
人世间的争夺,往往集中在物质财富的追求上。物质的东西,多一些自然好,少一些也没什么,能保证基本生存就行。对精神财富的追求,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冲突,一个人的富有决不会导致另一个人的贫困。由此可见,人世间的东西,有一半是不值得争的,另一半是不需要争的。所以,争什么!
其实,对旁观者来说,他们的掌声,是为所有人而鼓掌,是为所有的人而欢呼,没有高低、上下之分。天上的星星,各有一个位置;山林里的树木,也都各有其生长的位置。世间上的人,在政、商、农、工职业中,只要你喜欢,都能拥有一个位置,问题是:你能安于位吗?
生活的滋味,甘苦互依,咸涩共存;人生的道路,阡陌交错,五味杂呈。走过坎坷,才知平坦;经历风雨,方见彩虹。挫折时,从容乐观地面对;失意时,淡然优雅地转身。我们要学会在阴霾中找寻温暖,在暗夜中探求光明,咀嚼平淡如水的生活,领略四季起伏的风景,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会理财何等为守护具足?谓善男子所有钱谷,方便所得,自手执作,如法而得,能极守护,不令王、贼、水、火劫夺、漂没令失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91经
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,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。不管做什么,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,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。崎岖路途,给身边一份温暖;风雨人生,给自己一个微笑。生活,就是把快乐装在心中,然后,悄悄融化,慢慢扩散!
走在生活里,活着自己的命运,走进别人的故事,不能左右的故事情节,还有那些不得不承受的委曲求全,遭遇许多擦肩而过,最恼人的是现实和理想的距离,甚至比天壤之别还要遥远。荣枯总无意,一切需随缘,活好自己这一趟行程,心安才安。
人生路上的相聚与别离,有些像夏花一般绚烂漂亮到窒息,有些像叶落一般哀凉成冢久久不曾忘,一些遇见,注定会牵念;一些人,注定会铭心,每个人都逃不过相逢的喜悦,掩饰不住告别的哽咽……
向快乐出发,无论我们的命运是痛苦还是舒畅,都是上苍赐予我们最贵重的财富,让我们学会接受,学会包容,学会慈祥,学会珍惜,学会豁达,知足于恬淡的生活,让心灵有一种内在极致的朴素美,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光彩照人。
每个人,既是众生,也是佛。在凡夫眼里,现众生相;在佛眼里,现佛的庄重相。人生是一场修行,修的是自己的心。修到无心时,宇宙就在心里,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,观世界还是世界,只不过这一切,都是清静的,干净的。
岁月因为经历而懂得,生命因为懂得而出色。走过了才明白,往事是用往返忆的,幸福是用来感受的,伤痛是用来成长的。让心在繁华过尽依然温润如初。带上最美的笑脸且行且珍惜……
过去的官宦人家,客人来了,主人就喊“上茶”,主人不好意思下逐客令,就说“请用茶”,意思就是端茶送客。现在日本还在流行茶道,一杯茶要喝上数小时,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,平时一直喝茶聊天,也会荒废正事,反而不妙。
人生难免会和痛苦不期而遇,快乐的人不是没有痛苦,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。痛苦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内心背叛自己,成为痛苦的帮凶。要治理好自己的内心,忘记那些不舒畅的往事,淡化那些矛盾纠葛,把痛苦当做意志的磨刀石。这样,别人眼中的痛苦,在自己眼中只不过是浮云。
就算一位没有大用的人,他也可以留一点时间给人,也可以留一些义行给人,当然他也可以留一点好行好事给人,人总要留一些余地给人,不留余地,自己也不得转身。
人不可能什么都得到,所以应该学会不占有、常放手。要在内心清空自己的欲望,心中空无一物,生活自然能回归简朴。什么都没有,也就什么都不会失去。
天天,都要含着笑意,来与宇宙时空的无情、与岁月生命的多变,共同运转,那么在大化中,也会有江上明月,山间清风,岸边垂柳那样的美景,不断地映现。一路上,让我们与微笑的自己做拍档,不要与烦恼的自己同住。让我们不断地与太阳赛跑!不断穿过泥泞的田路,看着远处的光明。
来源:土味情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