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3-01-05作者:网友整理人气:
1、皇粮国税——免不得
2、耗子啃床脚——磨牙
3、宋江的绰号——及时雨
4、理发店关门——不理了
5、小偷进牧场——顺手牵羊
6、山狸猫上树——手脚利索
7、眼望玻璃窗——看得过去
8、贾宝玉出家——看破红尘
9、一台无二戏,台上无闲人。
10、刚逮住的鲤鱼——活蹦乱跳
11、驾辕的骡子往后拉——倒退
12、低头见鸡,抬头见雁——顺眼
13、拿着门扇当窗户——门户不对
14、针鼻不叫针鼻——线(显)眼
15、鹌鹑脖里寻豌豆——谋财害命
16、长颈鹿脖子仙鹤脚——各有所长
17、堵窟窿(惯)比喻偿还债务。
18、癞蛤蟆不长毛——天生那路种子;祖传
19、风水先生的卜辞——阴阳都占(沾)着
20、天子不差饿兵见“朝廷不差饿兵”。
21、撑硬船儿(惯)形容人态度生硬,架子大。
22、两手托刺猬——棘手;扔出去舍不得,托着刺得疼
23、口说曹操,曹操就到见“说曹操,曹操就到”。
24、靠墙墙倒,靠屋屋塌(惯)指无依无靠,命运悲惨。
25、吃凉不管酸(惯)比喻对事情不操心。也比喻不管闲事。
26、饿死胆小的,撑死胆大的见“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”。
27、一言抄百总(惯)一句话总括所有内容。犹言“总而言之”。
28、吃酒不吃菜,必定醉得快(谚)只喝酒不吃菜肴就轻易醉倒。
29、海枯石头烂,猴笑柏叶落(惯)形容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30、踢皮球(惯)比喻互相推诿,把本该由自己解决的问题推给别人。
31、拉硬弓(惯)l比喻态度强硬,不肯服软、认输。2比喻能担当重任。
32、布机上的梭子——不打不走;直来直去;直进直出;直出直入;去了又来
33、闭着眼睛说瞎话(惯)指不顾事实地胡说。 也作“闭着眼睛胡说”。
34、守着灯笼变不出火(惯)守着点燃的灯笼却不知道取火。形容做事死板,不灵活。
35、此地无银三百两(惯)民间故事说:有人把银子埋在地下,怕人发现,就立了个牌子,
36、三行鼻涕两行泪(惯)形容哭得很伤心。 也作三行鼻涕,两行眼泪。 三行鼻涕二串泪。
37、八寸三分帽子话(惯)直径为八寸三分的帽子很大,人人都能戴上。比喻不着边际的套话。
38、一个巴掌拍不晌(谚)比喻单方面的启动引发不了矛盾冲突。也比喻势孤力单的人成不了事。
39、比死人多出一口气(惯)形容人无能,不起作用。 也作比死人多半口气。 比石头人多一口气。
40、小孩儿口没遮拦(谚)指小孩子的嘴巴无禁无忌,想到就说,不懂人情世故,也不计说话后果。
41、百尺高楼从地起(谚)百尺高的楼房,也必须从平地建起。比喻任何大的事,都要从基础抓起。
42、拈不得轻,负不得重(惯)拈:用手指夹取东西。轻的拈不起,重的背不动。比喻人什么本事也没有。
43、话不传六耳(谚)六耳:一人两耳,六耳是三个人。指机密的话只可你知我知,不可传到第三者的耳里。
44、逢凶化吉,遇难呈祥(惯)指碰到危险、困难都能化解。常用作祝福语。 也作“遇难成祥,逢凶化吉”。
45、杏和麦,假如不熟,总不熟;要熟,很快就都熟了。于是人们总说:“杏熟一天,麦熟一晌。”(河南·灵宝)
46、穷人无灾即是福释义:穷人不遇上灾难便是福气。例句:我们有什么好呢,穷人无灾即是福,托庇草草平安。
47、跑解马的妆扮儿——伶伶俐俐(歇)跑解马:又称跑马卖解,一种民间杂技,表演者均穿短衣。形容穿着简便。
48、力大压百艺(谚)百艺:各种各样的武术竞技。指在武术比赛中,只要力气大,就可战胜其他对手,压倒一切人。
49、老虎不嫌黄羊瘦(谚)比喻东西只要还有一点用处,就要抓住不放。也指强者对弱者的掠取,是不计多寡肥瘦的。
50、一人在朝,百人缓带(谚)缓带:放宽衣带,形容恬静、安然的样子。旧指一人在朝做官,亲友都能过上悠闲的生活。
51、两国交锋,各为其主(谚)指双方争斗交战,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君。 也作两国相争,各为其主。 两国相争,各保其主。
52、越渴越给盐吃助长事态恶化。《天怒》:“有哪些会牵涉 到我呢?他究竟给我当过两年秘书啊,真是越渴越给盐 吃。”
53、叔叔对爸爸说他打算贩卖鸡蛋。爷爷说:“你卖鸡蛋不打了才怪呢,我看是豆腐渣捏圈儿,崩箍都没响。”(内蒙古·赤峰)
54、我写语文作业错了一个字,爸爸打了我一巴掌。爷爷批评爸爸说:“孩子有错要耐心教,哪有挖井只一锹。”(江苏·新沂)
55、没有好种,长不出好苗(谚)种:种子。指农作物没有好种子,就长不出好禾苗来。比喻父母品行不正,子女就很难学好。
56、好马不停蹄,好牛不停犁(谚)好马奔跑起来不会停蹄,好牛拉起犁来不会歇步。比喻勤劳的人终生不会中止为社会作奉献。
57、爸爸在家是“妻管严”,每到不能当家做主的时候,总爱自我解嘲地说:“我是有首相的国王——管不了多长事。”(河南·平顶山)
58、有了老婆不愁孩,有了木匠不愁柴(谚)有妻就会生孩子,有木匠就有柴烧。比喻具备了充分的条件,需要的东西自然就会得到。
59、高射炮打蚊子——大材小用(歇)大的材料被用在小的地方。 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被用在重要岗位上,或大人物被用来做小事情。
60、丈母娘看女婿,越看越喜欢(谚)指丈母娘爱女儿,自然就喜欢自己的女婿。 也作丈母娘看女婿亲。 丈母娘看女婿,越看越有趣。
61、说壶是壶,说碗是碗分开来说,不要相混。郑义《老井》: “说壶是壶,说碗是碗。唱戏归唱戏,打井归打井,各有各的 用场。”
62、爸爸被选为村上的调解主任。妈妈对他说:“这干部难当,有时还受气挨骂,你不如让给别人当,咱不进刺架,不惹刺挂。”(河南·沁阳)
63、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(谚)头也担心,尾也担心,身上还有多长地方可无忧无虑的?指做事怕这怕那,顾虑重重,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。
64、哭嫁很多地方流行“哭嫁”风俗,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,新娘为什么要哭呢?这里面有怎样的讲究,它的由来如何呢?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
65、为他人作嫁衣裳(惯)原指穷人家女儿没钱置办嫁妆,却年年为有钱人家的女儿缝制嫁衣。比喻为别人辛劳忙碌。 也作“为他人作嫁衣”。
66、好家当怕三份分(谚)再好的家业,要是一分三份,就显得很单薄了。指大家业合在一起厚实,人力物力调动支配都方便;分开就处处拮据了。
67、又要尿炕,又要睡干床自己不学好,不争气,还要过惬意 日子。韩志君等《古船·女人和网》:“你尿了炕,还想睡干 床,谁叫你去耍钱了!”
68、堤外损失堤内补从别的地方来弥补此处的损失。或 说:堤内损失堤外补。申跃中《挂红灯》:“对呀!这就叫堤 外损失堤内补,庄稼损失荒草补。”
69、行得春风有夏雨(谚)指刮过了春风,才会有夏天的雨水。常比喻人情往来,有所施然后才望有所报。 也作行得春风,指望夏雨。 行春风,收夏雨。
70、豆棚瓜架,搭起来就行要求不高,初步有个框架就可以 了。语文图书:“说文章结构是豆棚瓜架,搭起来就行,那是 一种极大的误解。没那么轻易。”
71、打开窗户说亮话释义:比喻有话明讲,说话直率。例句:“她说,只等她那个情人一回来,她就要跟韩小蜇打开天窗说亮话,男婚女嫁,各奔东西……”
72、龙配龙,凤配凤,鹁鸪对鹁鸪,乌鸦对乌鸦(谚)龙要找龙配对,凤要找凤配对,鹁鸪只能配鹁鸪,乌鸦只能配乌鸦。比喻男女婚配,要讲究门当户对。
73、管山的烧柴,管河的吃水(谚)管山的有柴烧,管河的有水吃。指掌管哪一行业,就靠哪一行业来满意自己的生活需求。 也作“管山吃山,管水吃水”。
74、一个好朋友的爸爸常常虐待***妈。***妈死后,他爸爸只好又当爹又当妈,十分狼狈。我妈妈见了说:“真是龙在不知恩,龙走土也崩啊!”(湖南·东安)
75、扯顺风旗(惯)顺风旗:指船帆。 顺着风向扬起船帆。1比喻占有好条件,有某种优势,能占上风。2比喻顺着权势者的心意说话办事。 也作“打顺风旗”。
76、相打无好手,相骂无好口打骂是失去理智的行为。香港 阮朗《苍天》:“你们可要听话,吵架不是好事,相打无好手, 相骂无好口,古有明训,要记住!”
77、中看不中吃外表好看,实质不行。反义说:中吃不中 看。清代《红楼梦》:“怪道有人说他们家的宝玉是相貌好, 里头糊涂,中看不中吃。果然竟有些呆气。”
78、三人同行小的苦(谚)几个人同行上路,年轻辈分小的,理应多承担些服务性劳动。指在群体活动中,年轻人要有吃苦多劳的自觉性。 也作“三人出外小的苦”。
79、蛇有蛇路,鼠有鼠路(谚)蛇行有蛇路,鼠行有鼠路,各有各的路数。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门路,绝不肯平白地让自己困着。 也作“鼠有鼠洞,蛇有蛇路”。
80、强中更有强中手本领高强没有止境。成语:高出一筹。 明代《初刻拍案惊异》:“所以人之膂力强弱,智术长短,没个 限数。正是:强中更有强中手,莫向人前夸大口。”
81、表叔是个慢性子,干啥都不见他着急。年初,他不小心把一张四百元的存折丢了,急得满头大汗,赶快骑车去银行挂失。表婶见状笑着说:“这就叫水不紧,鱼不跳。”(陕西·旬阳)
82、吃人家饭,给人家干在经济上受人控制。或说:受人一 饭,听人使唤/端人家碗,服人家管。马烽西戎《吕梁英雄 传》:“吃人家的饭,就给人家干。人家让干啥还不是个干 啥。”
83、骄傲来自浅薄,狂妄来自无知(谚)浅薄:缺乏学识或修养。骄傲自满是由浅薄造成的,狂妄自大是由无知造成的。指要想克服骄傲、狂妄的习性,必须不断地增长见识,加强修养。
84、一滴水见大海/一粒沙见世界指个别表现一般。成语:窥 豹一斑。海外梁容若《故乡集》:“古人说:一粒沙里见世界。 在极细微极琐碎的事物里,也仍旧可以反映社会、批评人 生。”
85、不会念经,休做和尚;不会绱鞋,休做皮匠(谚)绱鞋:把鞋帮、鞋底缝到一起。指会念经文的,才有资格当和尚;会绱鞋的,才有资格当皮匠。泛指干哪一行的,必须认识哪一行的业务。
86、不己事不开口,一问摇头三不知与自己无关的事情,一 律不说话,不表示态度。成语:明哲保身。清代《红楼梦》: “一个是拿定了主意,不干己事不张口,一问摇头三不知,也 难十分去问他。”
87、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(惯)小人:品行不好的人。度:推测。 君子:品行高尚的人。指以自己卑劣的心理去揣测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思。 也作以小人之腹,度君子之心。 将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。
88、吃人家碗半,被人家使唤(谚)哪怕是吃了人家半碗饭,也必须听从人家的指使。指得了人家的一点好处,就得为人效力。 也作吃人一碗,听人使唤。 吃谁家的饭,归谁家管。 吃人茶饭,与人担担。
89、三世仕宦,方解着衣吃饭(谚)接连三辈人居官为宦,这才真正懂得穿衣吃饭。指吃饭穿衣犹如一门学问,不轻易深入了解。也指生活条件改善后,自然会对吃饭穿衣讲究起来。 也作“三世做官,方会着衣吃饭”。
90、死棋腹中有仙着(谚)死棋:无着可走的棋。着(zha。):下棋时走一步为一着。指棋下到看来是无路可走的死棋时,却有高明的一着使棋局转活。常比喻事情陷入绝境时,经过努力,往往会出现新的转机。 也作“死棋肚里有活着”。
91、早上,妈妈给妹妹剪指甲,说:“勤人长头发,懒人长指甲,以后应该学勤快点,那才是好孩子。”(注:人一忙,就顾不上理发,头发自然要长了;而指甲呢,假如是忙人,不等长长就会被碰断的,只有闲人才能留起长指甲。)(河南·内乡)
92、奔车之上无仲尼,覆舟之下无伯夷释义:奔车:奔驰的车。仲尼:孔子名丘,字仲尼。履舟:翻沉的船,借指被灭的商朝。伯夷:商孤竹君长子,商亡,他和他的弟弟叔齐耻食周粟,饿死在首阳山。奔车、覆舟,比喻时世危乱。假如生逢治世,就不会有坐在奔车上的仲尼与饿死首阳山的伯夷。例句: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,受身于不为非,小人少而君子多。故社稷常立,国家久安。奔车之上无仲尼,覆舟之下无伯夷。
93、新官上任三把火此语比喻新上任的官员总是要先做几件有影响的事,以显示自己的才能和胆识,与“下马威”异曲同工。这个俗语源于三国时期的火战。据《三国演义》所描述,诸葛亮27岁出山当了刘备的军师,在很短的时间内,连续三次用火攻战胜曹兵。第一次火烧博望坡,使十万曹兵所剩无几;第二次在新野,火攻水淹,使曹仁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;第三次诸葛亮借来东风火烧赤壁,号称83万的曹兵惨败,华容道随曹操逃出去的仅剩十八骑。这“三把火”使诸葛亮名声大震。当时,人们把这三把战火称为“诸葛亮上任三把火”。后引申为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。
94、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,总部设在美国纽约。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,发展国际友好关系,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。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。 1942年,美、英、苏、中等国着手建立反法西斯大同盟,并决定草拟一份宣言,但一时没有合适的名称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讨沦名称问题,但一直没有拿出令人满足的名称。一天清晨,罗斯福醒来后,忽然想到“联合国”这个名称,丘吉尔闻听后表示赞同。于是,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直到1971年才驱逐台湾当局,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。
95、耗子“耗子”即老鼠。那么,为什么把“老鼠”称为“耗子”呢?五代时,封建军阀割据,争战频繁。统治者为了自己穷奢极欲地享受和筹集战役经费,变本加厉地搜刮百姓,他们给苛捐杂税立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名目。据《旧五代史·食货志》记载,赋税除正项之外,还有许多附加税,如农家吃盐要上盐税,酿酒要交酗税,养蚕要交蚕税等。不仅如此,附加税之外还有附加税,名为“雀鼠耗”。官府规定:每交粮食一石,加损耗两斗。连丝、棉、绸、线、麻、皮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东西,也要加“雀鼠耗”,每交银十两加耗半两。到后汉隐帝时,“雀鼠耗”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,增加到四斗,百姓更是苦不堪言,但又不敢公开抱怨皇帝,便将一肚子的怨气发泄到老鼠身上,咒骂老鼠是“耗子”。其实,老鼠是小耗子,官府才是大耗子。
96、过桥米线“过桥米线”是云南闻名的地方小吃,现在,它已落户全国各地。它源自一个传说的两个“版本”。从前有一个读书人,家里穷,没地方读书,便天天到三里以外的一个凉亭里去看书。书生的妻子特殊贤惠,天天给他送饭,但每次送到那里饭菜都凉了。于是她想了一个好办法,在连饭带菜的米线上,浇了一层热油汤,利用它来保温,这样送去的饭菜就不凉了。因送饭途中必须经过一座桥,人们便把这浇过热汤油的米线叫做“过桥米线”。另一版本,是同人同事,不同的是以前吃米线是就着菜吃,像吃米饭一样。一次,妻子提着送饭篮子过桥时,不小心脚下拌了一下,将菜汤撒到米线中。送到后书生干脆把剩下的半碗菜汤也倒进米线中,不料吃起来味道更好了。从此,米线的吃法变成了在米线上浇上做好的菜卤,连米线带汤一块吃,十分好吃。因此法得于桥上,故称“过桥米线”。
97、狗屁不通“狗屁不通”是一句不太文雅的俗语。对于不通事理、说话颠三倒四的人,人们常斥之为“狗屁不通”。其实这个俗语通常是指文理不通的话语或文章。那么,“狗屁不通”是怎么来的呢?原来这是一句流传中被讹变了的词语,实为“狗皮不通”。狗的表皮,与其他动物不同,它没有汗腺,但狗却长有一条比较特殊的舌头,长长的、薄薄的。炎炎酷夏,狗借助于这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。夏季常见到狗伸长舌头吁吁喘气,就是这个原因。“狗皮不通”,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一特点而言的。正因为狗皮密不透风,用以作床垫、椅垫,特殊是狗皮褥子,可以隔潮,是冬季最佳的保暖用品。 “狗皮不通”的讹变,在于“皮”、“屁”谐音,所以就演变成“狗屁不通”。屁为污浊之物,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,用此贬之,以不雅对不雅,这意思倒是更为鲜明。所以人们将错就错,约定俗成,语虽不雅讽喻效果极佳。
98、户口本中国人一出生便要落户口,否则就是“黑人”。户口本以户为单位,登记全家所有的人口,是国家户籍治理的重要依据。人口登记,历朝历代都有,但类似于现在户口本一样的,则是在明朝。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,于洪武三年(1370年)开始在全国清丈土地、核查人口。此时,宁国知府陈灌创建的“户帖制”在南京试行。朱元璋遂取以为式,颁行天下。由户部制作“户帖”(即登记表),统一格式和内容,逐一下发。主要内容有:户主姓名、籍贯及丁口数;记载全家其他成员的“花名册”,包括姓名、性别、年龄及与户主的关系;“事产”一项,详载该户土地、房屋、山林、河塘、耕畜等不动产和动产情况;最后是“户别”,即属于“军户”、“民户”、“匠户”等。“户帖”登好后,集中“存转”,封存于户部。由此可见,“户帖”实质上已是一种比较严谨的“户口本”,真比现在的户口本还具体,拿来那时的“户帖”,就完全可以当现在的“户口本”用。
99、三百六十行俗语说,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”“三百六十行”是前人对各种行业的通称。那么,“三百六十行”毕竟指的是哪些行业呢?三百六十行是从“三十六行”中衍生出来的。自唐朝就有“三十六行”的记载。宋代周辉《清波杂志》中,记有肉肆行、海味行、鲜鱼行、酒行、米行、酱料行、宫粉行、花果行、茶行、汤店行、院肆行、成衣行、丝绸行、顾绣行、针线行、皮革行、扎作行、柴行、棺木行、故旧行、仵作行、纲罟行、鼓乐行、杂耍行、彩舆行、珠宝行、玉石行、纸行、文房行、用具行、竹木行、陶土行、驿传行、铁器行、花纱行、巫行。后来怎么会变成三百六十行呢?到了宋代,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行业成倍增加,改称为七十二行,成为流行市语。至元代,人们又把七十二行扩为一百二十行。大约到了明代变为三百六十行。三百六十行之称,首见于明代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,书中日:“为杭州三百六十行,各有市语也。”《通俗篇》云:“元人但云一百二十,增多为三百六十,乃明人言耳。”据此,明代以来,以“三百六十行”俗称各种职业。其实,三百六十行是个约数,各行各业的总称。此俗语一直沿用至今。各种行业增加无数,约定俗成的“三百六十行”却固定不变。
来源:土味情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