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3-01-05作者:网友整理人气:
1、七分锣鼓三分唱。
2、冷炉打铁——不成
3、鼻孔喝水——够戗
4、给老虎引路——帮凶
5、鸭子改鸡——磨嘴皮
6、新栽的杨柳——光棍一条
7、病鬼开药店——自产自销
8、窗口插桂花——里外都香
9、雀儿的肚子——心眼儿小
10、七十瓦上霜,八十不稀奇。
11、吃着黄连长大的——苦人儿
12、手榴弹炸臭虫——得不偿失
13、神堂里的鸡子儿——宝贝蛋
14、艄公不努力,耽误一船人。
15、打破饭碗(惯)比喻失业。
16、穷家富路见“贫家富路”。
17、一个翠鸟一个画眉——难得同心
18、公鸡害嗓子——不能啼(提)了
19、阎王扮观音——神不神,鬼不鬼
20、鞭打绵羊过火焰山——往死里逼
21、虱子躲在皮袄里——有住的没吃的
22、吊膀子(惯)指男女轻薄调情。
23、旺火没湿柴见“火大无湿柴”。
24、费力不讨好见“吃力不讨好”。
25、牛角尖对牛角尖——尖对尖(奸对奸)
26、一丝没了两气(惯)指人将要断气。
27、二百钱一双乌拉——贱皮子(不知羞耻)
28、阎王嫁女——抬轿的是鬼,坐轿的也是鬼
29、扁担无扎——两头失塌;两头滑脱;两头耍滑
30、毁巢之下,势无完卵见“覆巢之下无完卵”。
31、哑子做梦——说不得(歇)指无法说或不能说。
32、在山靠山,在水靠水见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。
33、捕得老鼠,打破油瓮(惯)瓮:缸。比喻因小失大。
34、鸦窝里出凤凰(惯)比喻贫寒人家或条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。
35、狗吃屎(惯)形容人身体向前摔倒、嘴啃地皮的样子。多含挖苦义。
36、保持一生壮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的心。一个丑角进城,赛过一打医生。
37、是粥是水,揭开锅盖(谚)比喻人或事物的真相,揭开表层,自然就一清二楚。
38、只重衣衫不重人(惯)只看重人的穿着妆扮,不看重其人品和才学。形容人势利。
39、墙上画烙饼——能看不能吃(歇)比喻心爱的东西,能看见或想得到却到不了手。
40、守着灯笼变不出火(惯)守着点燃的灯笼却不知道取火。形容做事死板,不灵活。
41、只看见贼吃肉,没看见贼挨打(惯)比喻只看见别人享受,没看见别人付出的代价。
42、热鏊子上蚂蚁——走投无路(歇)鏊子:一种铁制的烙饼用的器具。本指烧热的鏊子
43、过鬼门关(惯)鬼门关:迷信指阴阳交界的关口,比喻凶险的地方。指经历艰险或磨难。
44、小强每次考试总是70来分,妈妈说他是“不骑马,不骑牛,骑个毛驴在中游”。(河北·玉田)
45、美食不如美器(谚)宴请宾客,美味的食物,不如美观雅致的器皿。指餐具美观十分重要。
46、单打一(惯)指在一个时期内,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或只接触某一方面的事,而不管其他方面。
47、钻故纸堆(惯)故纸堆:成堆的陈旧书籍和资料等。指埋头研读大量的古代书籍、文献资料等。
48、老鼠钻牛角——无路可走(歇)指陷入绝境,走投无路。 也作“耗子钻牛犄角——尽了头了”。
49、妈妈教育我要尊敬老师,说:“给人金,给人银,不如教给人学问。所以你要尊敬老师啊!”(安徽·肥西)
50、严师出高徒(谚)师傅教导严格,学徒才能获得高超的技艺。指学徒的高水平,离不开师傅的严格教导。
51、惯子如杀子(谚)惯:娇惯。一味娇惯子女反而会害了他们。指对后代绝不可溺爱。 也作“惜子如杀子”。
52、寒从脚底来(谚)脚底有涌泉穴与心相通,人周身的寒气是通过脚底传入的。指要防寒必须从脚部的保暖做起。
53、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表哥,就是自己的活不干,也要帮别人干活,妈妈说他是“舍了肚皮顾脊梁”。(内蒙古·赤峰)
54、二奶和小婶吵架时,互不相让,各说各的理。奶奶无可奈何地说:“真不知道是驴不走,还是磨不转。”(河南·郸城)
55、游僧撵住持(惯)游僧:云游四方的和尚。住持:主持一个佛寺的僧尼或主持一个道观的道士。比喻外人赶走主人。
56、骑马一世,驴背上失脚(惯)骑了一辈子马,却在骑驴时出了岔。 比喻经验丰富的老手,在不该出错的地方失手出错。
57、周身是刀没一把利(惯)比喻满脑子的主意、点子,却没有一个能顶用。也比喻所学的知识多而杂,没有一门是精通的。
58、推倒长城扶外围(惯)长城原是用来防备外部势力进犯的,推倒它,是要扶助外人。比喻扶植外人,排斥打击内部力量。
59、裤裆里放屁——两岔(歇)裤裆:两条裤腿相连之处。指两个人走岔了或两人想在两处。 也作“裤兜子里放屁——两岔”。
60、物以稀为贵数量少,供不应求,相对的显得贵重。海外 张爱玲《相见欢》:“女留学生物以稀为贵,一出国门身价十 倍。”
61、妈妈叫我帮她干活,我说先玩一会儿再干。妈妈朝我一变脸:“我看笤帚疙瘩要吃食儿。”吓得我赶快干活去了。(山东·昌乐)
62、花枝叶下犹藏刺,人心怎保不怀毒(谚)花的枝叶下还藏着刺,谁能保得住人没有毒害人的心思呢。 指人心莫测,要时时提防。
63、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,佛寺。去佛寺自是有求,表示 有目的而来。沈从文《边城》:“无事不登三宝殿,坐了就一 定有话说!”
64、纱帽底下无穷汉(谚)纱帽:乌纱帽,旧时官员的帽子。指只要当上官,自然就有钱。也指一人当上官,家属、亲友就都沾光发财。
65、有志者事竟成(谚)竟:终究。 有志气的人,事业终究会获得成功。指事业的成功,全在于人的立志,和能否始终不渝,坚持到底。
66、妈妈一边忙着干家务,一边说:“我这是脚筛罗,手和面,胳膊肘子带捣蒜,眼里还得瞅着鸡下蛋。彬彬,快来帮帮我!”(甘肃·平凉)
67、冤死别告状,穷死别当当(谚)告状:向衙门递上诉状书。当当:用实物抵押现金。指旧时衙门和当铺,是最黑暗和剥削最残酷的地方。
68、按着三眼一板(惯)板、眼:民乐和戏曲中的节拍,每一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,其余的拍子叫眼。 比喻言行有条理、合规矩,一丝不苟。
69、到什么山上打什么柴(谚)山不同,长出的柴木也不同。指到了哪座山,就应砍哪座山上的柴。比喻环境变了,人的思想、习惯也得跟着变。
70、出不了边,过不了界无越轨行为。浩然《艳阳天》:“他也 不圆你,也不扁你,就是让你吃饭干活儿、干活儿吃饭,出不 了边,也过不了界!”
71、马瘦毛长,人拙理短(谚)马瘦了,毛就显得长;人笨拙,有理讲不出或做事不圆到,就显得理亏。指笨拙的人不是理短,而是嘴笨或处事不当。
72、道理讲得清,顽石也动心(谚)顽石:冥顽无知的石头。只要把道理讲清讲透,就连顽石也能开窍。 指要想说服人,要害的问题是要把道理讲清讲透。
73、打虎先掰牙释义:比喻首先打击关键,挫伤敌人的锐气。例句:“这叫打虎先掰牙。”邓培武说了一句。“坛子里捉乌龟,跑不了的。”陶大伯乐呵呵地说。
74、一心不二用(谚)一个人的心思,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情上。指人做事必须一心一意,用心致志,思想分散必定一事无成。 也作一心不能二用。 一心不可二用。
75、人有前后眼,富贵一千年(谚)前后眼:既能看清过去,也能远瞻未来。指人做事倘能借鉴过去,远瞻未来,不只看眼前利益,就能长久地享受富贵,无灾无祸。
76、快刀不削自己的柄指不会伤害自己。清代《荡寇志》: “怎么,外感证好吃这种大补药?算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, 一准是他昏了开错的,须接位高明先生来评评看。”
77、晚上,妈妈不让我看电视,我装着去睡觉,就躺在被窝里偷偷地看。妈妈发现了,又带气又带笑地说:“明人不做暗事。想看,就爬出来正大光明地看!”(河北·张家口)
78、 好心不得好报好心得不到感激,反而落不是。成语:以 怨报德。海外聂华苓《桑青与桃红》:“你这人!我好心没好 报!我跑来是想侍候你们两位小姐过那破吊桥呀!”
79、害死人看出殡害人者装作同情者。明代《金瓶梅》:“你 瞒着我干的好勾当儿!还说什么孩子不孩子,你原来就是 个杀人的刽子手,把人活埋惯了。害死人还看出殡的!”
80、过河卒子扫千军(谚)卒子:象棋盘上排列在最前列的兵卒。指下象棋时,卒子过了河界,就有横扫干军的力量。比喻战役中假如指挥得当,普通士兵也会发挥无穷的威力。
81、初夏,我和妈妈回去看奶奶,买了一个西瓜十元钱。到了奶奶家门口一看,到处都是卖西瓜的,才六元钱一个。奶奶见了笑着说:“你们真是把石头往山上背。”(新疆·乌鲁木齐)
82、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无力挽回失败的局面。成语:回天 无力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:“他感觉自己在朝中孤掌难鸣,真 是‘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’,深深地陷入绝望和愤慨之中。”
83、 黄花菜凉了拖延过久,失去时机。类似的:汤冷了,菜 凉了。成语:事过境迁。贾平凹《废都》:“我早让你去找院 长,后来才知道你没有去,现在再不抓紧,黄花菜就凉了!”
84、 弹不到一股弦上去弹、谈同音借用。谓说不到一起去, 话不投机,没有共同语言。亦可用反义。马烽《刘胡兰传》: “平素和家里人也是说不了三句话就顶板,和谁都弹不到一 股弦上。”
85、 今儿脱了鞋,不知明儿穿不穿上床睡觉,也许就起不来 了。指难保不发生意外。明代《金瓶梅》:“天有不测风云, 人有旦夕祸福。今早脱下鞋和袜,未审明朝穿不穿。谁人 保得常无事?”
86、井淘三遍吃甜水,人从三师武艺高释义:多向几个老师求教就会本领高强。例句:“俗话道:‘井淘三遍吃甜水,人从三师武艺高。’往后儿,你要注重随时随地向认字的入学习,多认些老师。”
87、骑着驴,还找驴忘了所带所用的,又去寻找。类似的: 背起娃找娃。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:“什么都带了,就是忘了 带盐,急头赖脸往回跑,跑两步才想起来,盐拿在手里呢 ——真是骑着驴找驴!”
88、紧行无好步太快了办不好事。紧,也说:快。明代《三 国演义》:“紧行无好步,当缓图之。” 尽人事,听天命尽力而为,碰运气。台湾琼瑶《心有千 千结》:“以后的事,我们只能尽人事,听天命了!”
89、 甘蔗没有两头甜难以两全其美。《人民日报》(19 :“我何尝不爱自己的父母、丈夫和孩子,何尝不想让他 们生活得美满一些呢?但是,甘蔗没有两头甜,作为一个法 官,我只有舍弃一头,用全副精力为群众排难解忧!”
90、画虎画皮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释义:人面好认,人心难测。多指了解人的真实思想很不轻易。例句:薛婆本是个不善之人,一般甜言软语,三巧儿遂与他成了至交,时刻少他不得。正是:画虎画皮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
91、富家山野有人瞅,贫居闹市无人问(谚)富贵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,也有人前去看望;贫穷人家即使住在闹市里,也没人问候一声。 指人情冷暖,趋炎附势。 也作贫居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 穷在路边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
92、惺惺惜惺惺,好汉惜好汉释义:智慧人爱惜智慧人,英雄好汉爱惜英雄好汉。指杰出人物总是相互敬重爱惜。参见“英雄惜英雄,好汉惜好汉”。例句:古人有言:“惺惺惜惺惺,好汉惜好汉。”量这一对泼男女,腌媵畜生,终作何用!众豪杰且请宽心。
93、小青每年都被县烟草局聘用,到地方上去收烟。而他自家那几分地的烟,烟苗是用王家的,烟叶也是请王家烧的。小青允许日后帮王家收熟烟。街坊大嫂说:“他小青啊,尽抱的是不哭的孩儿。就是那俩烟叶钱,也是趁人家的腿搓绳,指人家的孩子赌咒。”(河南·许昌)
94、时辰“时辰”是什么意思,是中国古人的计时单位。原来,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等份,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,共有12个时辰。12时辰用地支12个代号表示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,相称于今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整。余类推,也就是一个时辰相称于现在的2个小时。
95、生日吹蜡烛孩子们过生日,生日蛋糕是少不了的,精明的蛋糕店老板又开始赠予生日蜡烛。生日那天,吃着蛋糕,又吹蜡烛,别提有多兴奋了。不过,过生日吹蜡烛的来历恐怕孩子们不知道。过生日要吹灭插在蛋糕上的蜡烛,这一做法最早始于古希腊。古希腊的月亮女神阿耳特弥新的崇拜者们在庆祝月亮女神生日时,在圣坛上摆上插着蜡烛的甜蜜蛋糕。后来,古希腊人在孩子的生日蛋糕上插上燃烧着的蜡烛,并增加了吹蜡烛的内容。他们相信,燃烧着的蜡烛具有隐秘神奇的力量,假如孩子们要求一个心愿,并且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,他们便可以如愿以偿。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,漂洋过海,来到中国。
96、青眼“青眼”是对人喜爱或重视的一种表情,跟“白眼”相对。此典源于《晋书·阮籍传》。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大才子,他博览群书,尤爱《老》、《庄》,是魏晋文人的典型代表。他放荡不羁,不遵守礼法,与人相处,情投意合的,青眼相迎;对讲究礼法的,就投以白眼(斜视以白眼珠相待)。他母亲去世时,嵇喜按照虚伪的礼俗前来吊丧,阮籍讨厌,于是白眼相视,弄得嵇喜悻悻而归。嵇喜的弟弟嵇康(与阮籍知名度同样的大才子)闻听此事后,便抱着琴去拜见阮籍,阮籍非常兴奋,以青眼正视。一来文人喜欢琴棋书画,二来阮籍不拘礼法,白事喜办,悲中找乐,嵇康投其所好,阮籍自然兴奋。自此,人们用“青眼”(也有用青睐、垂青)表示对人的喜爱或器重。
97、橄榄枝“橄榄枝”即油橄榄的枝叶。西方常用作和平的象征。这一用法的产生,要从《圣经》说起。《圣经·旧约·创世纪》载,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后,人类繁衍生息,数量越来越多。人“在地上罪恶很大,终日所思的尽都是恶”,使地上布满了强暴。上帝为此而愤怒,决心“使洪水泛滥在地上,毁灭天下”。由于诺亚是义人(无罪的人),上帝不忍让他一家人与众恶人一同被除灭,就指示诺亚造一只方舟,带领全家及各种成对的飞禽走兽进入方舟保命。 “当诺亚600岁,2月17日那天,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,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。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。水势浩大,持续涨了一百五十天。诺亚放出鸽子,试探洪水情况,其时天下滔滔,鸽子无法落地,便又飞回了方舟。七天以后,诺亚又一次放飞鸽子,晚上鸽子回来时,嘴里叼着一片橄榄叶,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。后来,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。双方交战,一方愿意和解,便可说伸出橄榄枝。鸽子也成了和平的象征,称为“和平鸽”。
98、绿色军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是草绿色的,老百姓称之为“军绿”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背景下,军绿是绝对流行色,特殊是学生。那么,绿色军装是怎么形成的呢?发明绿军装的是19世纪南非的布尔人。1899年,英国军队大举入侵南非,与荷兰移民的后裔布尔人爆发了英布战役。当时,布尔人兵力很少,与英军人数比例仅为1:在与拥有优势兵力兵器的英军初战中,布尔人损失惨重。后来布尔人发现,在其作战区域地面植被多为绿色,行军打仗穿绿色衣服不易暴露目标。而英军穿的是红色军装,目标特殊明显,极易成为被打击的活靶子。于是,布尔人便立刻将自己的军装改为草绿色,甚至把武器也涂成绿色。这样一来,布尔人利用绿色伪装经常神出鬼没地接近英军,并忽然发起进攻,使英军防不胜防,损失极为惨重。当时在南非作战的15万英军中,先后就有9万多人死于布尔人的突袭战和狙击手的射杀中,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。英军在南非战场的惨痛失败震动了世界,战后大多数国家的军队纷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,将军装颜色改为绿色或偏绿色,并一直延续至今。
99、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清代时此俗语已颇为流行,吴敬梓所写的《儒林外史》中曾写道:“可见‘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’的话,而今也不甚缺了。”不少作品频繁载录这句俗语,民间百姓也把这句话当做了口头禅,时常挂在嘴边。这句俗语折射了当时官场贪污腐败的事实,而官员的俸禄可没那么多啊。清代官员的法定收入包括俸薪、养廉、公费、津贴等项,总额相对较低,仅够家庭支出。据今人统计,清代前期,知府一年的俸禄才有180两银子,这个数目离十万两相差太多。俸禄不在多长,清官自清,贪官自贪。这些贪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,借以中饱私囊。清代咸丰年间,御史胡家玉曾给南昌县县令的收入做过统计:县令可由土地税、实物税中抽取附加税,这个数额是相称惊人的,要不了几年就能凑个十万两。官员还可以接收属下的贿赂,大行贪污,这笔款项也不少呢。雍正朝之后,清政府还给官员们发养廉银。这笔钱出自向百姓征收的附加税,它的数量高达官员俸禄的十多倍至数十倍。据说十九世纪时,一个知府一年的灰色收入约为25万两白银,这可是养廉银的二十来倍。如此下去,三年十万两不成问题。 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,揭示了古代官员贪污腐化的事实。
来源:土味情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