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3-01-05作者:网友整理人气:
1、电扇吹渔网——漏风
2、鹅上台阶——靠猛劲
3、八只脚的螃蟹——横行
4、大海退潮——水落石出
5、头马不惊,马群不乱。
6、水里捉鳝鱼——滑不溜鳅
7、笤帚当扫把——混上去了
8、老牛身上的毛——没有数
9、惊弓之鸟——惶惶不可终日
10、拖拉机进弄堂——转不过弯
11、狗面前扔骨头——投其所好
12、贾宝玉看林妹妹——见如故
13、黄病鬼开药铺——自产自销
14、核桃树旁种棉花——软硬兼施
15、石头棒槌灌米汤——滴水不进
16、《西厢记》做枕头——痴人说梦
17、扁担靠在电杆上——矮了半截;矮了一大截
18、离开人民找不到幸福,爱祖国才有好生活。
19、一棒打着两个人(惯)比喻一句话伤了两个人。
20、拿人钱财,与人消灾见“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”。
21、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见“是真难假,是假难真”。
22、耕者离开牧者,耕者要冻死;牧者离开耕者,牧者要饿死。
23、晴天打伞——有备无患(歇)指事先做好预备以防祸患。
24、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见“防人之心不可无”。
25、能吃过头饭,不说过头话见“宁吃过头饭,莫说过头话”。
26、猫见了鱼——真想求荤(歇)荤:谐“婚”。指真的想求婚。
27、拳打南山猛虎,脚踢北海蛟龙(惯)形容本领过硬,勇猛非凡。
28、乱世出英雄(谚)战乱的年代,往往会涌现出收拾局面的英雄人物。
29、让人三分不吃亏(谚)指待人接物常存忍让之心,对自己是有益的。
30、冷处理(惯)比喻事情发生后暂不解决,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作处理。
31、猪不吃狗不啃(惯)形容人模样难看,谁都不喜欢。也比喻谁也不愿理睬。
32、刀子尖上赌气(惯)赌气:因不满或受指责不服而任性行事。指拿生命赌气。
33、挂在壁上的团鱼——四脚无靠(歇)团鱼:鳖。比喻人陷入困境,难以挣脱。
34、横挑鼻子竖挑眼(惯)形容很不满足,百般挑剔。 也作“横挑眼,直挑眼”。
35、心头不似口头(惯)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不一样。指人说一套做一套,要两面手法。
36、残物不过半价(谚)残损的货物,要出卖只值原价的一半。指残缺损坏的物品不值钱。
37、七月的天,孩子的脸(谚)指七月天忽晴忽阴、忽热忽冷,就像小孩的脸一样哭笑无常。
38、人之相去,如九牛毛(谚)去:差别。九牛毛:九牛和一毛,比喻差别之大。指人和人不能比,相差太大。
39、有风方起浪,无潮水自平释义:比喻凡事都有原因。例句:有风方起浪,无潮水自平。你不惹我,我好寻你?
40、凤凰鸦鹊不同群(谚)凤凰鸟绝不会和鸦鹊同栖一处。比喻志趣洁雅的高士绝不会和品行卑劣的小人混在一处。
41、骑马坐船三分险释义:无论做什么事都可能有一些风险。例句:“俗话说,‘骑马坐船三分险’,何况打仗。”
42、叔父说我哥办事是“嘴上没毛,做事不牢,东一拖子西一耙子,上一斧子下一榔头,像杆没星的秤”。(河南·郏县)
43、凤凰落架不如鸡(谚)指凤凰假如倒了架子,还比不上鸡。比喻失去优越地位的上流人物,境况还比不上普通人。
44、一车多碍辙,船多擦边数量太多,互相妨碍。李准《冰化雪 消》:“我没有什么说的!反正车多碍辙,船多擦边。”
45、踏人一脚,须防一拳(谚)你踢了别人一脚,必须防着别人要打你一拳。指当你打击别人时,必须谨防别人向你报复。
46、~白遮九丑(谚)九:多的约数。只要面皮白净,其他生理上的丑点都能遮掩过。指人脸面白净,就显得英俊、秀气。
47、肥汉相博——落得一声儿喘(歇)肥:胖。博:同“搏”。相搏:摔跤。指肥胖的人摔跤,累得直喘气。也指劳而无功。
48、妈妈听说有家儿女长大后不管自己的爹娘,就大发感触:“一个娘肚子里有十个崽,十个崽肚子里没有一个娘啊!”(湖南·永州)
49、钻牛犄角(惯)比喻人固执地研究不值得研究且无法解决的问题。 也形容人心眼死,遇事过于较真。 也作钻牛角尖。 钻牛角。
50、猫老吃子,人老惜子(谚)指猫老了,会将生下的崽子吃掉;人老了,会特殊惜爱自己幼小的孩子。 也作“人老惜子,猫老吃子”。
51、兔儿爷在民间,兔被神化了,玉兔不是凡间的家畜,而是广寒宫里的神兔。神兔被称为“兔儿爷”。那么,“兔儿爷”是从何说起呢?
52、中间无人事不成办事需要有人从中帮忙。浩然《金光 大道》:“常言说得好,中间没人事难成。你在刘祥跟前多替 哥哥说几句好话。”
53、起了风,少不得要下点雨(谚)风是雨头,既然风起了,跟着或大或小总要下点雨。借指对方既然已经提出了条件,总得多长有点表示。
54、妈妈叫我去割草,我嫌门口草太矮,不好割,想到村后去割。妈妈说:“远跑不如近磨,你有跑的工夫,在门口早就割好了。”(江苏·丹阳)
55、山有山脉,水有水道(谚)山有山的脉系,水有水的通道。指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特性。也指社会上不同的群体,各有不同的习俗与规矩。
56、单身汉的钱多,讨了婆娘烧破锅(谚)烧破锅:比喻生活拮据。 指单身汉一人开支小,钱就多,一旦娶了老婆成了家,不精打细算,就会受穷。
57、新官上任三把火(谚)指新上任的官员,往往一上任先抓几件紧要的事,以树立自己的威信。也泛指事情的开头往往雷厉风行,之后就风平浪静。
58、一二一,原地踏步原为操令,借指没有进展。成语:停滞 不前。从维熙《杜鹃声声》:“因此,出了学校门,我们的关系 是一二一,原地踏步。”
59、一天晚上,我直喊身上疼。妈妈问是哪儿疼,我一会儿说这儿,一会儿说那儿。妈妈笑着说:“哑巴比划,聋子打岔——说不清道不明。”(河北·藁城)
60、官高必险(谚)官位高了,必定有风险。旧指权力倾轧,无过官场,官位越高,越成为倾轧的焦点。 也作官高必险,势大必倾。 官大有险,树大招风。
61、月过十五光明少,人到中年万事休(谚)指人到中年,精力、体力都开始走下坡路,事业上也不会有大的作为,正如月亮过了十五,一每天暗下来一般。
62、妈妈责怪爸爸不顾家,弟弟埋怨爸爸不关心他的学习。在一旁的爷爷风趣地对我说:“你爸爸像根锅盖梁做成的风箱杆,受了热气,又受冷气。”(甘肃·秦安)
63、小姨在织一件朱红色的毛衣,叔叔说道:“这颜色显得太浓了。”妈妈在一旁笑着说:“羊吃苦苦菜,各有心上爱。哪有喜好完全一样的人呢?”(甘肃·靖远)
64、骆驼搁在桥板上——两头无着落(歇)两头:本指骆驼的头和尾,转指双方、两方面。着落:本指落在地上,转指落实。指两头都落空,或两方面都不落实。
65、我学习总是心猿意马,精力不集中。爸爸说:“心专才能绣得花,心静才能织得麻;人深水者得珍珠,涉浅滩者捞鱼虾。你呀,今后可得专心点。”(广西·都安)
66、人有同貌人,物有同形物(谚)世界之大,偶然也会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人,外形完全相同的物。指人和人、物和物相像,这是大自然的巧合,是客观存在的事实。
67、大厦千间,不过身眠七尺(谚)高大的房屋纵然有成百上千间,一个人睡眠也不过只需七尺的地面。 指人在世问,物质的享用应当知足知止,多贪多占毫无意义。
68、鞋不加丝,衣不加寸(谚)丝:长度单位,十丝等于一毫。指鞋或衣服的制作稍大一点就不合适,而鞋的制作正确度比衣服更为严格。 也作“鞋不增分,衣不增寸”。
69、有人在背后说妈妈的坏话,妈妈知道了很气愤。奶奶劝她:“一川石头一川沙,等到一日大水发,只剩石头不见沙。天长日久了,谁好谁坏,大家会看清晰的。”(甘肃·武威)
70、 身入宝山不识宝指熟悉不到事物的价值。类似的:身 在羊群不认羊。成语:熟视无睹。尤凤伟《中国一九五七》: “你可真是身在宝地不识宝啊。我要是早知道早就来了。”
71、福无双至日,祸有并来时(谚)走红运的事不会同时到来,遭厄运的事却往往是接二连三。多指人往往会连续发生不幸的事。 也作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 祸不单行,福无双至。
72、 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曾为历史上有名的繁华 都市,谓可与天堂相比。海外陈若曦《突围》:“从前相信上 有天堂,下有苏杭,如今相比之下,发现苏杭大为逊色。”
73、萝卜精——头上青(歇)精:精灵。头:本指萝卜顶部,转指人口头。青:青色,谐“清”。本指萝卜露出地表的顶部是青色的,转指人(多指官员)只是口头上清廉。常含挖苦意味。
74、 见困难就上,见荣誉就让勇于克服困难,不争名利。浩 然《艳阳天》:“不论从年纪、经验上说,都是您呀!见困难就 上,有主意就出,遇责任就负,这才是真正爱集体的好社 员。”
75、朝士争荣,宫人妒宠(谚)朝士:朝里的群臣。宫人:宫里的嫔妃宫女。朝里官员们争的是名位官爵,妃嫔宫女们争的是皇帝的宠幸。指在权势宠幸集中的环境里,争夺与妒忌是必然的。
76、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(惯)任何时候都不改变自己的姓名;表示自己光明磊落,无所畏惧,对事情敢于负责任。 也作行不改名,坐不改姓。 行不更名,住不改姓。 行不改姓,坐不改名。
77、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自责用人不当,痛心地将马谡斩首。 借指为了顾全大局,挽回失误,只好牺牲局部。尤凤伟《中 国一九五七》:“都知道袁是张多年的战友,张不念旧情挥泪 斩马谡。”
78、驴唇不对马嘴牛头不对马嘴多指语言文字杂乱,没有联 系。成语:文不对题。台湾李敖《笑傲五十年》:“为了加强 效果,可以想象,但想象要恰如其分,不能牛头不对马嘴,胡 乱丑化古人。”
79、不怕人穷,就怕志短释义:只要有理想,有志气,就能改变穷困状况。例句:“常言说:‘不怕人穷,就怕志短,’咱们是穷队,可是我们看到他和长水几个没明没夜往前领着干,心里总觉得有个依赖。”
80、八月初一雁门开,懒妇催将刀尺裁释义:雁门:山名,在山西省代县西北。到了农历八月,大雁就开始南飞了,人们无论怎样也应预备过冬的衣食了。例句:田家杂谚:八月初一雁门开,懒妇催将刀尺裁。
81、八月初一下一阵,旱到来年五月尽释义:假如八月初一下场雨,就要旱到来年五月底。例句:雨:夏忌甲子雨。“五月连阴雨阴月旱,七月八月口乞饱反。” “八月初一下一阵,旱到来年五月尽。”占验也。
82、红萝卜蘸辣椒面,没看出来释义:红萝卜蘸辣椒面,颜色—样,看不出来。比喻不能识别人或事物的好坏。例句:他心里骂邹威这个坏小子太可恨!红萝卜蘸辣椒面,没看出来,这小子原来是熟透的藕,鬼心眼挺多。
83、活到老,学到老只要活着,就不能停止学习。强调学习 的重要。此句后面还可接:还有三件学不到。古语:学而不 已,阖棺乃止(见《韩诗外传》)。老舍《茶馆》:“要不怎么说,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呢!我还得多学!”
84、宁作治世犬,莫作乱离人(谚)治世:没有动乱的太平盛世。乱离:兵荒马乱的动荡时局。宁可在太平年间做狗,也不要在动乱年间做人。指动乱年间人们苦不堪言。 也作宁做太平狗,莫做乱世人。 宁作太平犬,毋为乱世人。
85、近山雨多,沿海风多释义:山区雨水多,沿海—带大风多。比喻各有特点,应区别对待。例句:田永怀也直摇头:“近山雨多,沿海风多,可这个鬼地方怎么这么多雾?简直像个迷魂阵。看着都叫人心里发闷,航行就更难了。”
86、 过筛子过箩/过了粗箩过细箩原指筛面粉。借指审查,筛 选,或经过严酷的考验。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大扫荡的时 候,一块过了筛子过箩,一块吃苦共难,在生死关头,你帮我 助,谁也没有说过谁占了便宜,谁吃了亏。”
87、会嫁的嫁对头,不会嫁的嫁门楼(谚)对头:合适的男子。门楼:高门楼,有钱有势的门第。指给女儿选择婆家,要选个合适的女婿,不要着眼于有钱有势。 也作会嫁的嫁儿郎,不会嫁的嫁家当。 会选的选儿郎,不会选的选田庄。
88、把死蛤蟆说成活的,活蛤蟆说成死的释义:比喻混淆是非,颠倒黑白。例句:这里还有一种人叫“律师”,专门“编筐捏篓”,颠倒黑白,只要你有钱,他能把把死蛤蟆说成活的,活蛤蟆说成死的。一张传票下来就得要几块钱酒钱。
89、都说十五月亮好,一夜不如一夜圆释义:比喻一天不如一天,事情向坏的方面发展。例句:风里雨里,酸甜苦辣,这些年总算熬过来了,孩子也大了,自己也老了,还有一身病,真像人家说的那样:都说十五月亮好,一夜不如一夜圆。
90、哪个猫儿不吃腥释义:比喻人有贪财、好色之欲。例句:婆惜道:“可知哩!常言道:‘公人见钱,如蝇子见血。’他使人送金子与你,你岂有推了转去的?这话却似放屁!做公人的‘哪个猫儿不吃腥?’‘阎罗王面前,须没放回的鬼!’……”
91、三请诸葛亮刘备请诸葛亮出来辅佐他,曾三次到他的 住处(茅庐)拜访。事见《三国演义》。借指难请,或礼贤下 士。成语:三顾茅庐。张孟良《儿女风尘记》:“就是说讨账 比刘备三请诸葛亮还难!我要了多长次了,也没讨出个铜 子来呀!”
92、丁是丁,卯是卯(惯)丁:天干的第四位。卯:地支的第四位。丁卯不能混为一谈。一说丁卯谐工艺制作中的“钉铆”。钉,榫头;铆,铆眼儿。钉和铆的尺寸错了,器物便安装不成。形容对事认真,一丝不苟,毫不含糊。 也作“钉是钉,铆是铆”。
93、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释义: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丞相,很有智谋,后人把他作为聪明的化身。比喻人多聪明多,遇事会想出好办法。“顶”又作“当”、“抵上”、“赶”、“合成”等。例句:于连征说: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,咱们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。”
94、三过家门而不入释义: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。传说夏禹为了治水,多年在外,他曾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都没有进去。形容一心工作,公而忘私。例句:老蔫并不懂得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掌故,但在行动上超过了古人。他参军六个年头,十次二十次路过红家峪,始终没有回去过一遭。
95、冰人在古代媒人又被称为“冰人”或“大冰”。媒人一般都是热心肠,怎么反倒称为“冰人”呢?这一称呼最早见于《晋书·索统》中的一段故事:孝廉令狐策有一天梦见自己站在冰上,和冰下人说话,询问圆梦的解释说,冰上为阳,冰下为阴,主阴阳之事,你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,人阳语阴,主为人说媒,因而你当为人说媒,冰河开了,婚姻也就成了。由此,后人称媒人为冰人。
96、主席“主席”在我国现在指国家、团体或会议等最高领导职务。“主席”一词很多人认为是外来词,实际上“主席”是中国的特产,源于中国古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设施。我国古代没有桌、椅、板凳,室内先铺筵,然后再放上席。筵较宽大,故用来铺地,席较小是给人生的,古人人室先脱鞋,再走过筵,坐在席上。现在朝鲜、韩国和日本人的室内生活,基本上还是这样,据说是由中国传人的。入席时,客人有客座,坐时让长辈坐在里头,以示尊重,人多时,长辈就独居一席,这就是主席。《论语》中有一句话:席不正不坐。说的是坐的规矩,席子一定要摆正。《礼记》中也有这样一个规定:群居五人,则长者必异席。五个人
97、有板有眼“有板有眼”指做事稳妥、不毛糙、按部就班地进行。它源于戏曲中的音乐节拍。明王骥德《曲辞》中说:“凡盖曲,句有长短,字有多寡,调有紧慢,一视以板眼为节制,故谓之板眼。” “板”就是板式。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,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。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,大都有慢板、快板、二八板、流水板、散板等板类。在各类板式中,强拍为“板”,弱拍为“眼”,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“板眼”。其中,节拍为2/4的叫“一板一眼”,节拍为3/4的叫“一板两眼”,节拍为4/4的叫“一板三眼”。假如演唱者节奏感差,强弱不分明,不是抢板,就是滑板,即掉板。所以将“有板有眼”一词指的唱腔合乎节拍,引申为言语行事有节奏、有条理,合规矩。
98、墨守“墨守”意为固执不知改变,如“墨守成规”。现在“墨守”一般用作贬义,而在当初,可具有积极意义。 “墨守”原意指战国时的墨翟守城术,后因称牢固防守为“墨翟之守”。源出战国时期《墨子·公输》。战国时期,公输盘(鲁班)应邀赴楚国帮其作战,楚国因为公输盘(鲁班)会制造攻城云梯,能在战役中取胜,决定攻打宋国。闻名思想家墨翟听到这一消息,立刻从齐国赶到楚国去劝阻,楚王于是让墨翟与公输盘做攻守演习。墨翟解下衣带作城墙,用木片做武器,作为守城一方。“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,子墨子九拒之。公输盘之攻械尽,子墨子守围有余”(《墨子·公输》)。意思是说,公输盘多次作攻城的机巧变化,被墨翟多次戳穿给挡回去了;公输盘攻城的器械已尽,而墨翟的守城计策还没有用完。也就是说墨翟更胜一筹。楚王看到没有取胜的掌握,便改变了攻打宋国的计划。由此,后人遂把牢守、固守称为“墨守”,是对墨翟的肯定和赞扬。不过,“墨守”今天已不再指守城,而多借此喻固执己见,不肯改进,不求进取。
99、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俗语形容为人大度,能容人。源自王安石。相传王安石中年丧妻,续取了一个妾叫姣娘。王安石身为宰相,公务自然十分繁忙,很少在姣娘身边。时间长了,年轻貌美的姣娘自然是寂寞难耐,便与家里的年轻仆人有了私情。不久,这件事被王安石知道了,就想了一计,亲自探个毕竟。一日,王安石对姣娘谎称上朝办理公务,却静静藏在家中,果然在卧室外偷听到姣娘与仆人偷情。王安石火冒三丈,想冲进去捉奸,可转念一想,自己堂堂当朝宰相,如此做法会很难堪,只好转身就走。刚走了几步,突然看见了院中大树上的老鸹窝,他灵机一动,拿起一根竹竿,捅了老鸹窝几下。屋里的仆人听到老鸹叫以为有人来了,便慌忙跳后窗而逃。事后王安石一直装作若无其事。转眼到了中秋节,王安石和姣娘喝酒赏月,酒过三巡,王安石即席吟了一首诗:“日出东来还转西,乌鸦不叫竹竿捅。鲜花搂着绵蚕睡,撇下干姜门外听。”姣娘一听,心里明白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。她感到无地自容,灵机一动,跪在王安石面前,也吟了一首诗:“日出东来转正南,你说这话够一年。大人莫见小人怪,宰相肚里能撑船。”王安石一想,自己年近半百,姣娘却正值豆蔻年华,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她,不如来个两全其美吧。于是,他就将姣娘许配给了那个仆人。这件事传出后,人们对王安石的大度非常敬佩,于是就用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这句话来形容他的宽宏大量。这当然是一则传说,但却是附会了王安石的一则真实故事。据朱熹《三朝明臣言行录》记载,王安石在作知制诰时,他的夫人吴氏为其买一妾。王安石见到此女后,得知她是押粮官之妇,因丈夫覆舟失粮,不得不以卖妻来偿还粮款。王安石即“呼其夫,令为夫妇初”,并赐钱九十万。这里王安石的确宽宏大量,不仅没向押粮官要买妾钱,还赠钱九十万,令其夫妻团聚,确实有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的雅量。朱熹不禁也惊叹:王荆公(安石)“不好声色,不爱官职,不殖货利”。能得到朱熹的好评,褒贬自有公论。
来源:土味情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