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2-12-30作者:网友整理人气:
去秋行 杜甫 去秋涪江木落时,臂枪雁落哪家儿。
到今不知道白骨处,部曲有去皆无归。
遂州城里汉节在,遂州城外面巴人稀。
竞技场怨魂每夜哭,空令露营猛士悲。 当是宝应年间作,与上首宜合看。
去秋涪江木落时①,臂枪雁落哪家儿。到今不知道白骨处,部曲有去皆无归。遂州城里汉节在②,遂州城外面巴人稀。竞技场怨魂每夜哭,空令露营猛士悲③。
(《去秋行》,为战士职业丧败而作也。来源于涪水,故白骨无归。没于遂州,故怨魂夜哭。)
①《元和郡县志》:涪江水西自郪县界注入,在射洪县东一百步有梓潼水,与涪江污废。按:涪江,在今重庆府合州。②鲍钦止曰:段子璋反,遂州知州嗣虢王巨修属郡礼出迎之,被杀。谓之“遂州城里汉节在”,盖伤之也。《唐书》:遂州宜宾郡,属剑南东道所领。按:遂州,今为遂宁县,属潼川州。潼川,即唐之东川也。汉节,暗用苏武节。③汉高帝《大风歌》:“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。”朱鹤龄曰:段子璋以上元二年四月反,五月诛灭。而此诗云“去秋涪江木落时”,则非子璋反时事热点。鲍注既未可据,黄鹤之前诗为马大将会讨子璋而死,其说亦岂足相信耶。次公谓其才在宣城年间之秋,亦没有证明。大多杜诗无考者,皆当阙疑,无须强为此说。
今按:唐史出自于传言,未可尽信。杜诗出自于亲眼目睹,无须致疑。史谓子璋平于五月,而诗云:“去秋涪江木落时。”盖至秋后而寇始推平也。且子璋反东川,陷遂州,地与诗合。其时月不符合者,必属史传之误。这时舍子璋以外,别无叛东川者,黄鲍二注,恐未可尽并不是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 杜甫 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人,本武汉人,后徙河南省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,与诗仙李白统称“李杜”。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差别,杜甫与诗仙李白又统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作“老吴”。
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,被后世称之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作“史诗”。后人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写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佳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辞官进川,尽管躲避了战役,日常生活比较稳定,但依然情系众生,胸襟国家大事。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作家,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佳作《饮中八仙歌》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。
杜甫的观念要害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民俗淳”的雄伟理想。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,但之后声名显赫,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类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。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,大多数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来源:土味情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