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1-05-30作者:网友整理人气:
“我儿子爸爸特殊轻易因为一点小事着急然后火冒三丈,然后骂家里人。比如在微信上传几张照片失败、网页打不开……儿子初中时候因为学习理科接受慢,被他骂到一看物理化学就发呆,到了高中就直接学不进去了。后来儿子在外面读三本。他这五六年没什么工作,闲在家里,就因为各种各样小事骂我,主要是骂我生的儿子太笨。我天天工作忙,单位离家很远,早上六点起来给他预备早餐,晚上下班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家,有时间加班回家晚了,他就黑着脸,我还得顾不上喘气就赶快下厨房。我知道自己这样过的很委屈,我陪他去医院看病(他常常失眠)时候,医生说他有轻度抑郁症。但是他的父母姐妹不理解,总觉得他家就他一个读了大学,还在城里工作,老家各种事情(过年祭祖)就指着他,我理解他的难处,但是我现在精神压力太大了,也常常被他气的失眠,还出现了更年期提前的症状。
我不是没想过离婚,而且在孩子去读大学的那个暑假离了婚,那时候是他妈妈和姐姐一家都住我家,直接干预我们的生活。过了两年,他和他妈妈以及姐姐一家过不到一起,就把她们都送回老家,然后又来找我复婚,我怕他独自生活闹出自杀自残来对儿子影响不好,就复婚了。但是现在过的真憋屈,不知道以后怎么办?“
文/曹怀宁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这封来访者的来信读来令人唏嘘。她困在一段令人痛苦的关系中,却因为投鼠忌器难以摆脱,甚至一度摆脱后又自愿重新回来。
大部分人都会认定这名老公是渣男,事实上,她老公确实在人格层面上有病态表征——常常因为小事而情绪失控,对家人态度苛刻粗暴,不愿承担家庭责任,社会功能退化,近年来甚至徐徐不再工作……这种种迹象都表明他可能有严峻的心理问题。
当我们与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相处时,一味地迁就、隐忍是无效的。这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减少矛盾与冲突,但从长时期来看,不仅不会对心理问题有所帮助,甚至会助长它,使其朝更严峻的方向发展。
病人就需要接受治疗。而心理问题的病人相对比较特别,假如病人自身没有求助动机,那么再好的心理咨询都难以起效。假如明明有心理问题却不愿意做心理咨询进行治疗,那么家属就要禀持“爱与规则”并重的方式来对待病人。
何谓“爱与规则”并重?就是我们在内心要怀着爱心来理解病人的种种举动与情绪,但在行动上却要遵循一套合适的原则来对待他。
比如信中的这名妻子,当她在确定了老公确实有心理问题时,就要开始给自己和孩子设立一些界限,当老公侵犯这些界限时,她必须坚定有力地捍卫它。比如当老公在肆意辱骂孩子时,她必须站出来保护孩子,将孩子与老公隔离开来,不让孩子受到这般的精神虐待。当老公把家里的经济压力与繁重家务都一股脑儿甩给她时,她必须勇敢地为自己说不,要求对方也承担相应的责任。如若不然,她会选择离婚,带孩子离开。
我在咨询中看到,很多病人生病的原因就是在原生家庭中被不恰当地对待。
这名丈夫可能在原生家庭中被太过溺爱,家人从小就纵容他的自恋,才使得他在成年后依然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,并为自己负责。作为他的家人,只有以这种“爱与规则”并重的方式对待他,才有可能慢慢让他学会以一种相对良好的方式对待他人。
但有很多病人的家属之所以做不到,也离不开,除了长时间被病人“洗脑”的缘故之外,可能本身也带有“受虐型人格”的因子。
这里的“受虐”是广义的,指在一段关系中让自己处于被动、承受的状态。这样的人往往需要在付出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,以被他人需要来定义自己的存在。
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他们的自我需要病人才能“存在”。虽然和病人在一起的生活是痛苦的,但这种被他人需要,非我不可的感觉却是一种隐秘的快乐。
所以,假如你已经感到再也无法忍受一段关系,不妨从设定界限与反观自身开始,去一步步做些力所能及的改变。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,你愿不愿意,换一种方式生活?
作者简介:曹怀宁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咨询实践超千小时,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、人际交往、两性心理、人生规划、家庭关系等。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,粉丝六万多人,坚持定期回复私信,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,咨询解答超千万字。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特邀专家,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。
微信公众号:心理咨询师曹怀宁(caohuaining)。
新浪微博、知乎、头条号:心理咨询师曹怀宁。
来源:土味情话